眉山网记者 熊莉 文/图

观影者合影。

陆续赶来的观影者。
2月18日下午我市太平洋影城热闹非凡,现场有几岁的小孩,有时尚的青年,也有年过半百的老者,大家早早地来到电影院,怀着一颗期待的心情迎接一场特殊的电影。15:00,由樊登读书会眉山分会发起的《我的诗篇》众筹观影活动如期举行,百位众筹观影人共同感受了这部温度与眼泪齐飞的电影,这是我市首次发起的众筹观影。
纪录电影《我的诗篇》
这是一部被天南海北的人口口相传,还未上映却已打动数万观众的电影。 电影中的主人翁不是明星,他们和我们一样,过着平凡的生活,或许比我们过得更艰辛,但他们的内心里有诗,有远方。一字一句,振聋发聩,击中我们郁结在灵魂深处的呐喊。
《我是诗篇》由吴飞跃、秦晓宇执导,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策划的纪录电影,片长108分钟,曾获得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讲述6位平凡的工人与诗歌的真实故事,他们用诗歌抒发悲欣,吟咏爱情,更真切地记录下了这个时代,是当下中国工业社会最真实的写照和缩影。
电影用了整整两年时间,于2017年1月13日公映了,然而这部纪录电影却非同寻常,在当今这个票房至上、娱乐为王的时代,即使《我的诗篇》斩获国内多项大奖,掌握着排片大权的影院,谁也不敢拿自己的票房冒险,所以院线认为它“显而易见”的不叫座,而拒绝为它排片放映。
于是,《我的诗篇》片方发起了众筹看电影,由想看的人先认筹,再找电影院单放一场。
众筹电影 凑满一厅就开播
众筹观影,听起来很新奇,这种基于社交的观影模式似乎还有很多人不了解,其实,众筹观影是一场颠覆既定游戏规则的纪录电影发行实验,由个人自主召集想要一起观影的伙伴,自己给自己排片,选择时间、确定影院、筹集人群,众筹成功(达到影院要求的最低点映人数)则安排点映。
“我也是被这新兴名词吸引而来的。”此次眉山众筹观影的发起人,樊登读书会眉山分会会长余文静说,第一次了解到《我的诗篇》是在一个微信群看到的,当时就被这种新的观影方式所吸引。
经过了解,余文静得知,众筹观影原来就是可以主动发起,组织一些兴趣相投的人一起去看一部影院没有排片的电影。后来,余文静便在网上查阅了大量有关《我的诗篇》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感觉非常有意义。
“我们樊登读书会是一个热爱学习的群体,聚集了一群有一定文化基础,又有人文情怀的人,像这样的纪录片是可以得到他们的喜欢的。”余文静觉得,选择《我的诗篇》进行众筹观影,应该会受到大家的喜欢。于是,经过一番周折,和制片方取得联系,并与眉山太平洋影城多次协议后,《我的诗篇》获得了包场放映的机会。
“其实最开始也犹豫过、担心过。”余文静坦言,众筹观影有个条件,就是所有的电影票需要发起人在预期内全部出售,否则将由自己承担。然而,让余文静没有想到的是,当她将发售链接发到微信群的时候,不到12个小时就全部发售完毕。
深刻的思想 观众观影有感
“感谢偶遇这部诗化的纪录片!反观自己的生活,其实自己并不应该有那么多理由去抱怨生活里的一些不如意和别人的不理解,而是应该努力去做,活在当下,活好当下!”现场的观影人黄女士观看了电影后,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们也要把日子过得像诗一样。”观影人叶子说,现在很多人的生活都比影片中的主人翁要幸运,物质生活已经很丰裕了,但大家还是找不到幸福感,其实最重要的是大家对精神生活不够重视,没有像影片中的主人翁那样,内心在吟唱。
“看完影片,我内心有些沉重,他们所遭遇的种种,我无法想象,但他们内心的呐喊触动了我的灵魂,真希望温暖的阳光也一样洒在他们身上。”观影人于先生说,影片中人物的生活都充满了艰辛,但这是最真实的生活,每个人都有不易,只有不断地努力奋斗,不断地迎着太阳生长,才能感受阳光。
“我觉得这种众筹看电影的方式也是挺好的,可以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享受电影。”观影者倩倩说,这部《我的诗篇》中有很多触动灵魂的诗歌,如果不是众筹,可能就看不到了,很感谢有这样一种新的观影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