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预计用10年时间,优选700名本土菁才,打造高素质本土产业人才大军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8-11-08 10:52:24      

责任编辑:陈敏


我市实施八大本土菁才培育计划 

眉山网记者 方青卓 

  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重要要求,按照省委“打造高素质产业大军”和市委“积极培育本土人才”的要求,围绕环成都经济圈开放发展示范市建设,以实施眉山优才工程“本土菁才培育行动”为抓手,推动实施眉州名匠、眉州名医、眉州名师、眉州名厨、眉州田园名星、眉州文艺名家、眉州创新型企业家、眉州创新型科技人才八个培育计划。

  “八大本土菁才培育计划预计用10年时间,通过‘定标准、选对象、强培育、评名家、重使用’五步法,遴选3250名培育对象,经过相应培育周期后优选出700名本土菁才,打造眉山高素质本土产业人才大军。”市人才办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9月,首批已遴选出480名培育对象,2019年内优选产生100名本土菁才。

  优中择优 坚持全视角“选”才

  八大本土菁才培育计划紧扣发展需要,聚焦本土人才,坚持“优中择优”原则,构建“533”遴选机制,按1:3-1:5的比例确定培育对象,实现全视角“选”才。

  “533”遴选机制即“五类标准”从严条件,人才来源由“三方推荐”,确定对象由“三向把关”。根据八大领域专业特点,设置思想政治素质、专业技术能力、示范引领作用、科研创新能力和行业公认度等5类80余条遴选标准,实现本土人才选有条件、育有周期、评有标准。人才遴选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将本人自荐、专家推荐和组织推荐有机融合,其中专家推荐需行业内具有正高级职称等专家根据我市要求以书面形式予以推荐,为选拔高质量培育对象奠定坚实基础。按照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坚持政治坚定、业务过硬、素质优良导向,通过市级牵头部门党委(党组)初审、召开专家评审会评审、面向社会公示等程序,实现“党委审查把关、专家权威把关、群众监督把关”相结合,真正为眉山挖掘出一批品德优、技术高、口碑好的潜在人才。

  强中育强 坚持精准化“育”才

  八大本土菁才培育计划坚持精准培育导向,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分行业量身定制8个培育方案,针对480名培育对象列出任务单、倒排时间表、画好路线图,按1—2年的培育周期细化进度到月、落实责任到人。

  实行“进修深造+实践锻炼”全链条培育。紧跟行业趋势、筛选前沿主题,八大领域首个培育周期将在国内知名高校组织8个班次的集中培训,培训分别不少于40课时;根据情况指定网络研修课程,每月组织1次集中学习交流活动;统筹组织培育对象到行业一线实习实践,参与高水平、规范化的课题研究,并依托相关企业、项目,引导相应培育对象走进基层一线提供智力服务。

  实行“校企协作+导师帮带”多主体培育。支持八大领域企事业单位积极对接港大、北外、川大等眉山校地战略合作高校,采取“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的联合培养方式,推行订单式技能人才培养,每个培育周期,为培育对象量身选聘1名“双一流”高校专家或行业带头人作为导师,开展“一对一”结对帮带。

  实行“技能切磋+推介展示”多角度培育。由市级牵头部门组织开展特色鲜明的技能竞赛,每名培育对象培育周期内至少参加或观摩1次,并通过举办文艺汇演、专题展览等活动,为大家展示专业技能、交流技术经验提供良好平台。

  见实见效 坚持接地气“用”才

  “2019年内评选出的100名本土菁才,将纳入‘眉州名家库’,围绕‘强科研’组建名家工作室,围绕‘带队伍’推进技艺传承,围绕‘促转化’参与项目建设。”市人才办负责人介绍,每位本土菁才将作为名家工作室“领头人”在行业领域、高等学校、社会招贤纳士,凝聚一批专业人才,组成工作室团队,结合眉山发展需要,深挖细研行业前沿理论和技术难题,努力实现创新突破。同时,每位本土菁才将充分发挥行业“领头雁”示范带动效应,在本单位指导学徒2名以上,手把手教技能、传经验,共同研究攻克生产技术难题,让八大领域优秀技能得以传承发展,打造出一支属于眉山的“专技铁军”。

  “我们将以项目为载体,突出眉山‘3135’产业方向,组织本土菁才参加科研院所、行业龙头企业等的产业课题研究和市域内承担的国家、省、市科研项目中,将‘高大上’的科研与‘接地气’的技术相结合,促进一批科研成果有效在眉山转化应用,全面推动眉山高质量发展。”该负责人表示。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