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23-08-29 16:33:18
责任编辑:杨熹
8月26日,眉山市图书馆“东坡小书童·读城”研学活动在三苏祠如期开展。一群东坡先生的小“铁粉”冒着蒙蒙细雨,踏进了“三分水两分竹”的苏家老宅——三苏祠,在主讲老师李鹏君的带领下,一同探寻苏东坡与竹的故事。
翩翩东坡偏爱竹。竹,是苏东坡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诗中曾这样叹道:“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竹,是苏东坡精神的基石和灵感的来源,哪怕失意被贬,他也并未一蹶不振,而是“竹杖芒鞋轻胜马”,向天地问一声:“谁怕?”李鹏君介绍,三苏祠里种植的竹多达十余种。东园墙根的老慈竹盘根错节,写满沧桑;绿洲亭的水竹,亭亭玉立,纤纤摇动;云屿楼前的楠竹粗壮有力,高耸入云……孩子们兴致勃勃的用眼观察,用手摸、敲,用耳倾听“穿林打叶”声,感受竹的形韵之美。看着这些竹,孩子们仿佛看见近千年前的东坡在竹下读书、嬉戏的身影。
李鹏君告诉大家,东坡爱竹,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竹不仅俊秀挺拔外,更有着卓越高尚的气节,竹根深扎地底,意喻打牢基础;竹身节节拔高,意喻积极向上;竹心空荡,意喻虚怀若谷。这难道不是东坡精神的象征吗?苏东坡的人生,与竹相伴,也与竹相似,有着“任尔东南西北风”的坚韧。正因如此,苏东坡对竹有着别样的情感,他吟竹,写竹,也画竹,做到了对竹的形态和风致了如指掌,到了“必先成竹于胸”的自如境界。随着讲解、引导,孩子们对竹的神之美有了更深的了解,对东坡的崇拜更进一步。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在披风榭,李鹏君带领小朋友深情诵读苏东坡关于竹的诗作。吟咏中,大家感受着东坡对竹的喜爱,透过婆娑竹影,穿越时空,仰望千古第一文人。
来源丨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余毅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网站支持IPv6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028—38166899 网络侵权举报电话:028—38166899 举报邮箱:421730596@qq.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