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9-03-26 09:57:10
责任编辑:雷尧
眉山网记者 唐晓征
3月22日,作为全市“成眉合作”“同城发展”先行军与桥头堡的彭山区,迎来标志性里程碑事件——四川省人民医院正式托管彭山区人民医院。从此以后,34万彭山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省会成都一样便捷、专业、优质的医疗服务。
“这彰显出彭山‘融入成都、全域开放’的决心和行动,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开放工程、发展工程,必将进一步优化彭山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开放合作。”彭山区委书记罗万东说。
一直以来,作为市委确定的“开放发展先行区”,彭山区以开放发展“先锋”的角色定位自我加压,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更加广阔的胸襟,主动赢得成眉同城发展与城市实力竞争的主动性,“跳出眉山发展彭山,立足全国发展彭山”,全力以赴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思路愈辩愈明
“大开放推动大发展”
早春三月,草木复苏。
当春风拂过长寿故里的每一寸土地,一场以“开放发展助突破,万里长征再出发”为主题的大讨论大调研领导干部读书班活动正式拉开帷幕。站在新起点、迎来新机遇的彭山,如何坚定信心,找准优缺点,推动“大开放”“大发展”?这成为彭山干部群众思考与讨论的焦点。
作为眉山融入成都的北门户、桥头堡,彭山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文化底蕴深厚。但同时,经济总量小、质量不高、发展不平衡等区情没有根本改变,产业体系不优、市场机制不活、协调发展不足、开放程度不深等问题依然存在。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开放发展之路始终是解决彭山高质量发展问题的核心关键。”早在2018年的彭山区委二届十一次全会上,该区就提出要以全新视角审视与找准在环成都经济圈、环天府新区经济带、眉山区域中的发展关系,把开放合作作为主引擎,用更大的力度拓展开放空间,更优的环境吸引要素回流,更好的服务提升合作水平,加快实现彭山的高质量发展。
在随后的区二届四次党代会、二届人大六次会议,政协二届四次会议等重要会议中,对于“开放发展”的理念内涵与战略部署不断深化、升级。该区提出了全面实施开放发展战略,优化“132”空间布局,推动“南连北融、同城发展,东西并进、全域开放”,对内“支持一带、做强三区、发展两翼”,对外“融入成都、全域开放”等思路,以及强力推动“四个先行”,实施“五大工程”,强化“六大保障”等行动纲领。
“有一种紧迫感和责任感。彭山必须全力奔跑、开放发展……”在3月初的领导干部读书班讨论活动中,区经济合作和外事发展局罗佳的一席话,引起了参会者的强烈共鸣。思路愈辩愈明,“大开放推动大发展”的理念,如今已在全区干部群众心中凝聚成共识。
深化开放合作
“融入成都,全域开放”
“托管后,两级医院5年内将在管理、运营、科研、人才等多方面开展紧密、深入的医联合作。”在四川省人民医院托管彭山区人民医院签约仪式上,新任省医院彭山医院院长母发光提出发展目标,“力争创建成国家三级乙等综合医院。”
“这次医联合作,是彭山主动融入成都、践行全域开放理念的重大标志性事件。”该区一位负责人说。一直以来,彭山紧盯成都“南拓”战略,主动承担成都首位城市部分功能,积极争取成都教育、科技、医疗等优质资源和高端产业向彭山转移。这场签约仪式背后,不仅是彭山抢抓成都优质医疗资源和国家落实“分级诊疗”政策机遇的精准把控,更是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开放合作”理念的生动实践。
“高质量发展,开放合作是‘四个先行’之一。”区经信局局长陈小军说,彭山将用好用足用活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天府新区的金字招牌,扩大与长三角、珠三角、欧美等地的开放合作空间,瞄准世界500强企业,不断拓宽外商招引渠道,引进优质项目,深化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战略合作。
开放合作引领,“彭山效率”正在显现。在2019年一季度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中,包括中日国际康养城项目、年产5万吨(环保型)水性树脂项目、精细化学品项目、环保型水性胶水、造纸助剂项目、无损检测成套设备项目以及年产3万吨聚氨酯新材料制品等6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上百亿元。
交通建设先行
形成外畅内优“绕城经济环”
在工程机械的轰鸣声中,挖掘机、推土机来回穿梭,施工人员专心作业,有条不紊……
在环天府新区快速通道彭山段施工现场,记者看到了这样一派热火朝天的作业景象。
“环天府新区快速通道是成眉同城发展的重要通道。道路全长50.597公里,总投资55.86亿元。”眉山天府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环天府新区快速通道建成后,将串联起天府新区视高、青龙等重点乡镇,对连通中法农业科技园等重点项目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成眉同城发展,交通必须先行。我们要与成都一张图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实现全域融入成都。”区交通运输局局长付华说,彭山正在积极谋划一张外畅内优的“绕城经济环”。在对接成乐、成雅、成都二绕、三绕高速交通环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工业大道、岷东大道、滨江大道、成乐高速扩容工程、环天府新区快速通道、锦江大道、锦江大桥等工程建设,推进剑南大道南延线提升改造工程,最大限度降低运输、出行成本。
“今年争取开通两条与成都对接的公交线路,让群众真正融入成都生活。”付华说,除此之外,彭山将积极拓展轨道交通,增加高铁班次,实现与成都地上地下“公交化”轨道交通的大融入、大连接。
在区域内网提升上,同样动作频频:岷江一桥恢复重建、岷江三桥规划建设、尖子山航电站规划建设,城区与剑南大道、天府大道、三绕高速的互联互通等正在推进中。同时,对农村公路进行黑化、亮化、美化、绿化,计划2021年改造全域农村公路500公里,覆盖率达到100%。
优化营商环境
彭山服务加速度、有温度
受到家乡发展的感召,在西藏创业的祝万华决定回乡投资果品深加工项目。在回乡调研的几天时间里,令老祝惊喜的,不仅是彭山乡村振兴的发展劲头,还有政务事项办理的速度与温度。“原来需要办很多繁琐的手续,现在通过网上申办简单快捷,让我意想不到……”
围绕“群众少跑路,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这一目标,近年来,彭山区着力改革创新,以问题为导向,充分利用“互联网+”数字化服务提升政务服务整体水平。着力下好“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审批制度改革先手棋,找准政务服务痛点,疏通堵点,聚力打造全省一流的营商高地。
据彭山区政务服务审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7年4月起,该区开始推进“互联网+党务政务服务”工作,83.2%的依法申请审批事项实现了全程网办。同时,持续推进“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改革,通过“受办分离,集成服务”“审定分离,全程网办”“信用支撑,先办后验”等一系列基于互联网思维的线上行政审批工作模式,基本实现进一扇门办各种事、上一张网享受便捷服务。“一窗通办”可受理全区约800项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
为形成蓬勃发展的开放发展新态势,该区还在主动对接项目上下真功夫,在加速项目落地投产的同时,创新推出一套方案管总、一支队伍服务、一个平台审批、一条热线沟通、一车式联合验收的“五个一”项目服务模式。良好的营商环境,先后引来陶氏化学、恒大等12家世界500强企业,彭山成为全省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最多的区县之一。
分享到